台灣從今年起已進入高齡社會,據內政部統計,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.05%,也就是7個台灣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;老年人口增加,加上平均餘命也延長,長者記憶退化,開始出現失智人工植牙症等疾病,後續的長照反而是難題。榮總醫師表示,失智症與其他慢性疾病或老人疾病不同,他們無法辨認與表達自身需要與問題,讓照護變得複雜,若能透過長照資源促進來提升自我照顧能力,便有機會延緩長輩失能、提升生活品質並降低醫療成本。

台灣長照醫學會今舉行專科醫師研討會,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、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暨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指出,台灣失智症患者年齡已有年輕化趨勢,而失智症分為退化、血管及其他因素類型。退化型包括阿茲海默症、路易體、額顳葉及巴金森失智症等四類;血管型為中風後血管型失智症與小血管性失智症;其他則包括感染、內分泌、腦瘤因素等。

「失智症已非老年人才有。」王培寧說失智症患者從懷疑到確診約3年,其中阿茲海默症即占失智植牙過程症的6成,平均存活8至12年,記憶力迅速減退為早期症狀,但行動能力仍好,她曾遇過住在台北的患者走失,家屬求援後在桃園找到的案例。

全口重建的療程常常需費時數個月,或一、兩年以上,但在療程中牙醫師通常會幫病患製作一些過渡性的臨時假牙,來維持病患的美觀及咬合功能,所以在進食上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過程中若有手術的部份,患者可能會在手術後三到五天內進食會有所不便,但一般來說完整的全口植牙手術後,病患的咬合大都能比原先進步很多。全口重建的手術主要有拔牙、牙周手術、假牙製作微創植牙前置手術、植牙手術或甚至口內補骨手術…等,這些手術大部份都比較小,可以直接在牙醫門診局部麻醉之後進行,除非是大範圍的補骨、植牙或是取自於口腔外其他處自己的體骨頭,才需要做全身麻醉。

而額顳葉失智症的平均發病年齡為58歲。王培寧說,顳葉掌管語言能力,故額顳葉型失智症的退化以行活動假牙為問題和語言障礙為主,會有社交功能退化與說話重複等問題,加上發病年齡較輕,因此在早期時不易察覺是失智症。

對於新版長照支付將上路,王培寧認為對失智症患者與家屬來說都是好事,她表示新版在居家或社區各別化服務計畫中,新增逾50歲失智症者可獲每月4次各別化服務;另在照顧困難服務加給上也新增50歲失智症,照顧到年輕患有失智症的患者,也讓照顧的家屬有喘息的空間。她強調照顧失智症患者不能用一般照顧失能者的模式去照顧,因失智者也分為輕中重度時期,並非全然無法自理生活,照護時需多方資源整合、以人為本維護個體尊嚴的「自立協助」才是「照顧」的概念。

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也指出,其實預防就是長照最好的治療模式之一,許多嚴重的病程,如果做好初期的預防就可延緩或減低病症的嚴重度;此外,許多失智者的照護由家人擔任,由長照系統介入照護者的訓練、諮詢等,並使照護者有喘息空間,亦有助提升生活品質。

曾看過許多患者,缺牙多年不補,只能靠單邊甚至門牙咬合.缺牙不做植牙的原因,大部分是因為親朋好友有過不好的植牙經驗,或是擔心植牙手術帶來的後遺症,而寧願選擇修掉隔壁的牙齒做牙橋,或是放著不管.其實植牙並非新的技術,五十年發展至今,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治療選項,成功率與使用年限都值得信賴.但為什麼植牙還是會有很久又貴或是容易失敗的印象呢?缺牙時做牙橋真的有比較好嗎?人工植牙是將植體置入齒槽骨中取代缺失的牙齒,等待植體與人體骨整合完成之後,再鎖入牙冠恢復咬合力與美觀.優點:不需要傷害到隔壁健康的牙齒,缺牙區的骨頭因為有植體的支撐,不會有萎縮的情況發生.多了一根植體支撐,可以舒緩原有牙齒的咬合負擔。缺點:費用高需要手術,如果缺牙區的骨頭條件不佳,則可能需要多次手術,缺牙時間將拉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urenpa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